哎哟喂,数学题又卡壳了是不是?盯着作业本上的应用题,感觉每个字都认识,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对吧?别慌别慌,这事儿咱们得慢慢来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点实在的——数学不会做到底该咋整?
---分割线
第一问:为啥别人做数学题跟玩儿似的,我连题目都读不懂?
这里头其实有个大误会!你以为人家是天生的数学脑袋?其实啊,很多人只是找到了"拆题"的窍门,比如说这道题:"小明有5个苹果,吃掉2个后又买了3个,现在有几个?"
这时候千万别被"吃掉""买了"这些生活用语唬住,直接给它们标上数学符号:
原有5个 → 吃掉(-)2 → 又买了(+)3 → 5-2+3
像这样把生活场景翻译成算式,题目立马就变简单了,下次遇到应用题,记得拿出荧光笔,把关键数字和动作词都标出来!
---分割线
第二问:碰到完全没思路的题,是不是直接放弃算了?
千万别!教你个绝招——画图大法!比如这个经典问题:"鸡兔同笼,头有10个,脚有28只,问鸡兔各多少?"
这时候在草稿纸上画10个圈当脑袋,先给所有动物都画2条腿(反正鸡兔都有腿对吧),这时候总共20条腿,比题目少8条,剩下的腿肯定是兔子的,每只兔子再补2条腿,这样补4只兔子就对了!
画着画着答案自己就蹦出来了,比硬背公式有意思多了对吧?
---分割线
第三问:计算总出错怎么办?检查八百遍还是错的!
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!以前做计算题,不是抄错数就是符号看反,后来发现个妙招——给计算步骤"拍照片",比如算36×25:
36×25
= (30+6)×25
= 30×25 + 6×25
= 750 + 150
= 900
每个等号就像照片的一帧,强迫自己把思考过程写清楚,现在我做题都会刻意留白,把每个步骤工工整整分开写,出错率直接砍半!
---分割线
第四问:数学老师讲课像天书,完全跟不上怎么办?
偷偷告诉你个小秘密:很多老师自己都忘了刚学数学时的感觉!这时候咱们得主动出击,比如说学分数,课本上写"整体与部分的关系",听着就头大对吧?
不如拿块披萨比划:整个披萨是1,切成8块就是8个1/8,吃掉3块就是3/8,剩下的5/8,这么一比划,什么分子分母瞬间就明白了,记住啦,数学本来就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!
---分割线
第五问:刷题刷到怀疑人生,成绩还是上不去?
这里有个大坑!很多人以为题海战术管用,其实重点在"怎么刷",我表弟以前每天做50道题,结果考试照样不及格,后来改成每天只做5道,但每道题都要:
1、把题目改编成新题
2、给同学讲解解题过程
3、记录错题本时用三种颜色笔
结果两个月后数学直接冲进班级前十!所以说,质量比数量重要太多啦!
---分割线
说到最后啊,数学这事儿真没想象中可怕,我小时候还考过38分呢,现在不也活蹦乱跳的?关键是别被"不会做"三个字吓住,就像学骑自行车,刚开始歪歪扭扭很正常,多摔几次突然就会了,下次再遇到不会的题,先深呼吸三次,然后拿出纸笔慢慢拆解,你会发现数学题就跟解谜游戏似的,越琢磨越有意思!
发表评论